(冀东三枝花)是河北省唐山地区的三大特色文艺瑰宝,包括评剧、皮影和乐亭大鼓。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,更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其中,评剧作为“三枝花”之一,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艺术底蕴,吸引着无数观众。

在唐山这片浸润着深厚戏曲文化底蕴的热土上,唐山冀东文艺三枝花传承基地(2017年由河北省文旅厅命名)始终以评剧传承为核心使命。历经近八年的匠心耕耘,这里已然成为培育戏曲新苗、弘扬非遗文化的璀璨标杆。

(评剧名家罗慧琴 引领传承之路)三枝花文艺基地由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代表性传承人罗慧琴担纲引领。她携手弟子杨南、周艳蕊等人,秉持“戏以载道、德艺双馨”的教学理念,将“让评剧走进孩子心里”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。团队精心编排少儿评剧教材,创新推出“唱念做打+文化浸润”的特色教学模式。从唱腔的一字一腔细腻雕琢,到身段的一招一式规范指导,罗慧琴凭借近50年的舞台实践经验,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评剧艺术殿堂的坚实桥梁,让这一古老剧种在少儿群体中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
(二百余名“小梅花”绽放 从童声初啼到梨园新星)截至目前,基地已成功培育出200余名全国及河北“小梅花”获得者。这些戏曲新苗中,年龄最小的仅有六岁。他们从零基础起步,将《花为媒》《乾坤带》《刘巧儿》等评剧经典唱段演绎得韵味十足。舞台上,孩子们用清脆悦耳的唱腔、灵动优美的身段,生动诠释着评剧所蕴含的乡土风情与人文魅力。

(亮相央视舞台 让评剧乡音传向四方)基地始终坚持以展演促进传承,积极为小学员们搭建高规格的展示平台。近年来,学员们频频登上中央电视台《宝贝亮相吧》《一鸣惊人》《梨园闯关我挂帅》等知名栏目,在《评剧娃娃闹新春》等专题演出中大放异彩。2024年春节,20名小演员与罗慧琴老师同台,精彩演绎评剧《花为媒》“报花名”选段。凭借精湛的表演,他们成功登上央视戏曲元宵晚会,让承载着“唐山乡音”的评剧艺术,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。

(从课堂到非遗 构建沉浸式传承生态)除了专业系统的教学,基地还与学校紧密合作,大力开展“评剧进校园”活动。通过举办非遗讲座、组织扮戏体验,开展进社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,让数万名青少年近距离领略评剧的妆扮之美、唱词之妙,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罗慧琴:这位评剧界的璀璨明星,不仅是唐山师范学院评剧文化中心的主任,还曾担任唐山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。她以其卓越的表演技艺,荣获了国家一级演员的称号,并摘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,成为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。

罗慧琴不仅在评剧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,她还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她在电视艺术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担任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戏曲委员会的副会长,以及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。

罗慧琴是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亲传弟子,她的表演风格深受新凤霞的影响,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理解。凭借扎实的戏曲功底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。

罗慧琴是首届燕赵文化英才,河北省第四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,唐山市“冀东文艺三枝花”发展促进会的会长。她还是河北省人大代表,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。她的艺术成就和贡献,使得她成为了非遗传承创新功勋模范人物。

罗慧琴的艺术生涯充满了荣誉和成就,她的每一场表演都让人感受到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。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,更是一位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评剧艺术的先锋。

(评剧的根在民间,振兴之路在少年)。”罗慧琴满怀深情地表示,未来,基地将继续坚持“戏曲从娃娃抓起”的导向,全力打造“教学-实践-传播”一体化的传承体系,让更多孩子在评剧的韵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,助力这朵“冀东艺术之花”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。

罗慧琴辛勤的付出 ,得到了广泛赞誉。2025年5月11日母亲节这天,罗慧琴收到了亲属、爱徒、戏迷朋友的祝福。而这一天又是一次不平凡之旅,罗慧琴老师带领5位(6岁到9岁)的小朋友踏上了特别的旅程——参加河北卫视《出彩河北人》节目。孩子们身着戏服,妆容精致,在舞台上绽放光彩,可鲜为人知的是,那看似华美的戏曲包大头,成了他们不小的“挑战”。勒紧的头饰让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满是不适,有的难受得呕吐,有的委屈地掉眼泪,却仍咬着牙完成了表演。

本以为这份艰辛暂告一段落,没想到今日参加央视《宝贝亮相吧》时,又有三个孩子被勒头“惹哭”。看着他们泛红的眼眶,罗慧琴老师既心疼又感动——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这些小不点用坚持诠释着对戏曲的热爱。

光鲜的舞台背后,是汗水与泪水的交织。当掌声响起,孩子们脸上还挂着泪痕,却笑得格外灿烂。这段带着“疼痛”的体验之旅,终将成为他们成长中最难忘的经历,也让大家看到戏曲传承的路上,那一颗颗虽小却炽热的真心。

评剧艺术的繁荣与兴旺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默默奉献。在评剧艺术的广阔天地里,罗慧琴已深耕近50年,她用青春与生命承担起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传承人”赋予的时代重任。

罗慧琴从少年拜师到现在桃李满园,数十年的日子里,她对评剧艺术潜心研究,兢兢业业;对学生春风化雨,孜孜不倦。评剧在她身上得以薪火相传,因为评剧是她的根,也是她的魂!

罗慧琴常说:“要想弘扬评剧艺术,必须从娃娃抓起”。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,如果有更多的孩子喜欢评剧,也会有更多的家庭、更多的人来关注评剧、热爱评剧,这对评剧的传承与发展 ,意义更加深远。罗慧琴这么说的 ,也是这么做的,而且做的成绩显著。

实践证明:通过罗慧琴在冀东三枝花的传承之路,让无数人被评剧的魅力深深吸引,更让评剧阵地枝繁叶茂,源远流长,百花齐放,美不胜收。(记录者:陈沛玉)

责任编辑:吴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