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江苏无锡黄十字授牌中医亚健康管理中心店长陈昭谛举办的《温度解百病》系列大型公益科普进万家活动在江苏无锡成功开展。活动吸引了亚健康调理中心顾客、理疗师、社区居民、大健康从业者、养生馆老板及企业家等众多人士参与,现场座无虚席,气氛热烈。
此次活动特邀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专家组副主任、《品牌中国》栏目全国拓展部副主任、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公益事业部主任、长城系统专家组专家、《温度解百病》执行倡导者缪主任担任主讲嘉宾。活动伊始,缪主任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抛出问题:“夏天到了,你们最想干啥?是不是把西瓜冰镇一下再吃?到家里把空调打开躺在沙发上吃冰激凌?”这一灵魂拷问瞬间引发全场共鸣,同时也指出这些看似惬意的行为,正悄然偷走人们的健康,而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个家庭中都在上演,由此引出本次活动的核心主题——“温度解百病”。
在科普过程中,缪主任用通俗易懂的故事,结合西医中医理论与自然规律,对“温度为什么可以解百病”进行了深度解码。她提出直击灵魂的追问:“为什么心脏不长肿瘤?因为有温度!为什么冬天万物枯萎,夏天却生机勃勃?”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温度在健康中的关键作用。
缪主任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指出,人体微循环与健康息息相关,“人体微循环就像城市交通网,温度每下降1℃,血管收缩,循环速度减慢30%,营养送不进去,毒素排不出来,百病自然找上门”。同时,她提醒现场观众,夏季无处不在的低温环境,如空调房等,正无声地伤害着我们的身体。她还引用中医传统智慧,解释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的道理,指出现在年轻人大多遗忘了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。人体五脏六腑如同窑洞,夏季时内部温度更低,更需要注意保暖驱寒 。
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,缪主任分享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。她提到,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倾向于寒凉,从冰镇奶茶饮料、西瓜水果,到凉皮凉面冷馄饨等主食,甚至生鱼片等寒性肉类,加上夜宵盛行,这些都成为损伤身体肾阳的重要因素。现场一位王先生感慨道:“原来我总以为‘抗冻’是本事,没想到是在透支健康!”此外,缪主任还分享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:一位台湾中医教授采访300个百岁老人后发现,这些老人除了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良好生活习惯外,共同特点是身体体温比正常人高,这进一步印证了温度与健康长寿的关联。
针对现代人面临的“低温困境”,缪主任现场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升温健康方案。比如晨起一杯姜茶驱散脾胃寒气,睡前生姜泡脚温通经络,每周三次有氧运动提升代谢,配合艾灸、高温热疗等手段,从内到外唤醒身体阳气。她特别提醒,升温初期可能出现“好转反应”,如胃寒者喝姜汤流鼻涕、高血压患者热疗后皮肤痒等,这些都是身体排寒的正常现象,坚持就能收获健康蜕变。
活动尾声,所有参与者都填写了伤害身体降低温度的生活习惯亚健康自检表。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,将在今后生活中改掉不良习惯。现场不少人感叹:“‘温度解百病’,我要转发给家人、亲戚朋友和团队,养生不排寒一切都白谈,健康才是最大的生产力!”
此次《温度解百病》公益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无锡市民带来了实用的健康知识,也为推广科学养生理念、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未来,此类系列公益科普活动还将走进更多地区,为更多人送去健康的智慧。(记录者:缪雅思 摄影:陈艳)
责任编辑:吴迪